中新网郑州10月29日电(张楠)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2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,来自全国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、文化实践者等与会共话经典诗词传承创新与全球传播路径。

以“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推动文化繁荣兴盛”为主题的此次论坛,由人民日报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杂志社、中华诗词学会、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,河南省诗歌学会等承办。
郑州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陈明在论坛上表示,郑州是一座诗歌之城,不仅是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的诞生地,更是杜甫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李商隐等文坛巨匠生命与创作的根脉所在,郑州正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为载体,全力打造“诗词郑州”文化名片。
在人民日报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看来,科技为诗词传播开辟了新境界,如爆款影片《长安三万里》让唐诗通过银幕深入人心,VR技术让观众能身临其境与李白“对饮”,AI赋能帮助普通人将即兴灵感转化为诗句。
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从历史维度分析称,杜甫、刘禹锡、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早在唐代就通过商贸、文化交流远播海外,“成为天然的文化交流产品”。
这一传统在今天得以创新发展。重庆歌舞团创作的舞剧《杜甫》,已收到日本、韩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巡演邀请。该歌舞团团长苟晓燕受访称,在韩国演出时尽管存在语言障碍,但观众反响热烈。
对于传统文化“破圈”出海新路径,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、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董强举例称,美国诗人洛威尔与汉学家艾思柯的“双手联弹”,一位不懂中文的诗人与一位非诗人的汉学家合作,相互尊重专业领域,实现了翻译的创新突破。(完)
02347
82630
2025-10-30 05:55:02
50231
49608
2025-10-30 05:55:02
45197
62415
2025-10-30 05:55:02
05489
58709
2025-10-30 05:55:02
23048
21734
2025-10-30 05:55:02
71053
14627
2025-10-30 05:55:02
93850
98205
2025-10-30 05:55:02
16072
78426
2025-10-30 05:55:02
98621
50326
2025-10-30 05:55:02
93752
17582
2025-10-30 05:55:02
84651
37842
2025-10-30 05:55:02
36784
05124
2025-10-30 05:55:02
29354
94562
2025-10-30 05:55:02
96541
96014
2025-10-30 05:55:02
26749
50723
2025-10-30 05:55:02
42019
34271
2025-10-30 05:55:02
75964
04391
2025-10-30 05:55:02
80951
36721
2025-10-30 05:55:02
58260
64092
2025-10-30 05:55:02
12376
84709
2025-10-30 05:55:02
24870
54206
2025-10-30 05:55:02
05327
16937
2025-10-30 05:55:02
59187
15784
2025-10-30 05:55:02
57936
74263
2025-10-30 05:55:02
05934
48615
2025-10-30 05:55:02
64270
94135
2025-10-30 05:55:02
76918
82746
2025-10-30 05:55:02
24539
83924
2025-10-30 05:55:02
26497
10395
2025-10-30 05:55:02
78963
15409
2025-10-30 05:55:02
70625
27156
2025-10-30 05:55:02
26348
02496
2025-10-30 05:55:02
19087
73541
2025-10-30 05:55:02
65741
62105
2025-10-30 05:55:02
48207
04675
2025-10-30 05:55:02
76582
72693
2025-10-30 05:55:02